一段时间以来,“消费降级”的话题引发讨论。受疫情影响,2020年至2022年我国消费贡献率有所波动,恩格尔系数略有回升,服务消费占比有所下降。但是,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,餐饮、旅游、文化娱乐等接触性服务逐步回暖,消费规模和增速稳步回升。2023年二季度,消费贡献率已达到%,消费发展升级趋势没有改变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宏观上看,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推进,最终消费率存在一个从高到低、再从低到高并趋于相对稳定的“慢U型”曲线变化过程。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在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基本稳定在50%至70%之间。相应地,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,投资趋于饱和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提高,发达国家的消费贡献率在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普遍保持在60%至80%之间。
按照世界银行对不同收入经济体的划分,2010年,我国步入中高收入经济体行列,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万美元。最终消费率由2010年的%上升至2019年的%,消费贡献率也从2011年起连续9年超过50%。综合比较来看,我国最终消费率已进入“慢U型”曲线的上升阶段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首位。
从微观上看,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,我国居民消费结构、消费方式、消费理念、消费层次等均呈现从基本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逐步升级的趋势。
在消费结构上,服务消费逐步超过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部分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从2013年的%上升至2019年的%。
在消费方式上,居民消费面临更加多元的选择,即时零售、直播电商等创新发展,线上线下加速融合,互动式、体验式消费场景不断增加,沉浸式消费场景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。
在消费理念上,居民消费从模仿式、炫耀式消费变得更加理性成熟,个性化、绿色化消费深入人心。新消费品类、国潮品牌、个性定制、共享消费等成为消费新潮流。
在消费层次上,居民消费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变为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需求。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人均消费支出占比从2013年的%上升至2019年的%。
更好释放消费潜力、扩大内需,需要以创新为引领持续推进消费升级。
增强消费信心。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加强对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和培训,鼓励灵活就业、共享用工等新就业模式发展,稳定就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。同时,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。增加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公共支出,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。
丰富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。顺应居民消费结构、消费方式、消费理念和消费层次的变化趋势,鼓励技术创新应用和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,集聚优质消费资源,创新消费场景,丰富商品和服务供给,着力满足居民新的消费需求。
优化城乡多层级消费载体。通过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、高品质步行街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,打造核心商圈、区域商圈、社区商圈多层次商圈体系,提升城市消费活跃度。完善县域商业网点和物流设施布局,推动释放县域与农村消费升级潜力。
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。从品质提升入手,加快国内外市场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对接,提升商品服务质量和监管,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。
(文章来源:经济日报)